解读丨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
1970-01-01
347
<p>1月29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交通运输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务院国资委、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。</p><p>《意见》指出,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,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,是具有显著战略性、引领性、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。大力发展未来产业,是引领科技进步、带动产业升级、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。</p><p>《意见》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目标,提出到2025年,未来产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培育、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产业规模稳步提升。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,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,打造百家领军企业,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,制定百项关键标准,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,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。</p><p><strong>意见解读</strong></p><p><strong>《意见》发布背景</strong></p><p><strong>我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仍有较大进步空间</strong></p><p>工信部科技司在解读《意见》时表示,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,重大前沿技术、颠覆性技术持续涌现,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不断加深,催生出元宇宙、人形机器人、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方向,大力培育未来产业已成为引领科技进步、带动产业升级、开辟新赛道、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。</p><p>我国具备工业体系完整、产业规模庞大、应用场景丰富等综合优势,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。各省(区、市)积极培育未来产业,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出台了培育未来产业的政策文件。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也面临系统谋划不足、技术底座不牢等问题。</p><p>为此,《意见》的出台旨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,加强对未来产业的前瞻谋划、政策引导,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,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</p><p><br>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strong>《意见》的主要目标</strong></p><p><strong>重点推进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</strong></p><p>《意见》遵循未来产业发展规律,从技术创新、产品突破、企业培育、场景开拓、产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到2025年和2027年的发展目标。</p><p>到2025年,未来产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培育、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,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产业规模稳步提升。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和先导区,突破百项前沿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百项标志性产品,打造百家领军企业,开拓百项典型应用场景,制定百项关键标准,培育百家专业服务机构,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。</p><p><span style="background-color: transparent;">到2027年,未来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。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,一批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得到普遍应用,重点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,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领军企业,构建未来产业和优势产业、新兴产业、传统产业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,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。</span></p><p><img src="https://fap.cn/uploads/image/20240130/15/q4qaMb6X_4jmC.png?auth_key=1707062399-0-0-2b83769ed587da9f4838c288f76018ed" alt="微信截图_20240130100210.png" data-href="" style="width: 100%;"/></p><p><strong>《意见》如何部署前沿技术催生未来产业?</strong></p><p>未来产业发展之核心在于前沿技术的创新与突破。《意见》遵循“技术创新—前瞻识别—成果转化”的策略,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前沿技术产业化的具体实施措施。</p><p>首先,强调创新驱动。针对未来制造、未来信息、未来材料、未来能源、未来空间、未来健康等六大重点领域,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,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、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作用,鼓励龙头企业领衔创新联合体的组建,体系化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。</p><p>其次,精细化识别。构建未来产业观测站,密切关注重点领域科技发展趋势,聚焦前沿科技热点,运用人工智能、先进计算等技术,精准识别具有高水平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潜能产业化前景的项目。</p><p>最后,促进成果转化。定期发布前沿技术推广目录,高标准打造未来产业成果“线上发布大厅”,构建产品交易平台,举办成果对接展会,提供精准对接服务。同时,高水平建设技术市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,高效整合创新资源优势,推动先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。</p><p><strong>如何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生态?</strong></p><p>《意见》聚焦技术供给、产品研发、主体培育、多元场景及支撑体系等方面,构建未来产业发展生态系统。</p><p>首先,强化技术供给。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领军企业的作用,加速突破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,打造原始技术创新源泉。</p><p>其次,塑造标志性产品。下一代智能终端实现突破,发展适应通用智能趋势的工业终端、满足数字生活新需求的消费级终端、智能适老的医疗健康终端以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超级终端。优化信息服务产品,发展下一代操作系统,推广开源技术。强化未来高端装备,突破人形机器人、量子计算机等产品。</p><p>第三,壮大产业主体。引导领军企业前瞻性布局新兴领域,实施中央企业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计划。建设未来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,分阶段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和“小巨人”企业。依托龙头企业培育未来产业链,构建先进技术体系。设立未来产业先导区,推动产业特色化集聚发展。加强产学研用协同,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。</p><p>第四,丰富应用场景。围绕装备、原材料、消费品等重点领域,面向设计、生产、检测、运维等环节打造应用试验场。加速推广工业元宇宙、生物制造等新 兴场景。依托载人航天、深海深地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场景,加快未来空间方向的创新成果应用。定期遴选发布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和推荐目录,通过标杆示范、供需对接等方式建设标志性场景。</p><p>第五,优化产业支撑体系。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,统筹规划未来产业标准化发展路线,加速重点标准研制。同步构建中试能力,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,加快推进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。大力培育未来产业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,优化鼓励原创、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。深入推进5G、算力基础设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车联网、千兆光网等建设,构建高速泛在、集成互联、智能绿色、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。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 center;"><img src="https://fap.cn/uploads/image/20240130/15/QhAyNhHc_Cj5j.png?auth_key=1707062399-0-0-6be4afc84d1e8d711b829a19d0c67d0f" alt="微信截图_20240130102449.png" data-href="" style="width: 100%;"></p><p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"><strong>《意见》提出哪些保障措施?</strong>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8px;">1.加强统筹协调:通过部际协同和央地协作,以《意见》为指引,针对脑机接口、量子信息等专业化领域制定专项政策文件,以构建完善未来产业政策体系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8px;">2.加大金融支持:推动资本投向早期、小型和硬科技企业,完善金融财税支持政策,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投入,引导地方政府设立未来产业专项资金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8px;">3.强化安全治理:秉持包容审慎的治理理念,加强伦理规范研究,科学设定“红线”和“底线”,构建鉴别、评估、防御和治理一体化机制。</p><p style="text-indent: 28px;">4.深化国际合作:鼓励国内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国际交流,支持跨国公司、国外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前沿技术研发中心,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,积极贡献中国产品、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。</p>